您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收藏 >

父親是一代傳奇畫家

發(fā)布時間:2020-09-24     發(fā)布人:本站     點擊:
        血濃于水,親情永遠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感情,平凡的普通人如此,偉大的藝術家亦是如此。
 
        張大千是我國著名的潑墨畫家,書法家,一生作畫無數(shù),藝術造詣極高,但他的私人生活卻一直飽受爭議。他一生有四個老婆,十幾個孩子,東奔西走的生活讓他很難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他的小兒子張心健更是他一生的心病。
 
       張心健自小與父親分離,生活困苦潦倒,在22歲時便臥軌自殺,草草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為了不讓張大千傷心,家人們一直對其隱瞞著這個消息。
 
       1979年,張大千自感身體大不如前,遂考慮起身后之事。他一生收藏的名人古畫不計其數(shù),價值不菲,但是他卻決定將其全部捐給故宮博物館。
 
       自己的房屋,宅基地也都打算捐給相關藝術機構。留給自己家人的是自己最為珍視的自作畫,其紀念意義遠遠高于經(jīng)濟價值。這份留給家人的遺產(chǎn)之中也有給兒子張心健的一份,可是他至死也不知道兒子已經(jīng)去世的消息。
 
 

 
親生父子兩岸相隔
 
       藝術家的感情生活往往比較豐富,張心健是張大千和他的第四任妻子徐雯波的孩子,他出生那一年恰逢新中國成立。1949年12月,張大千當時居住的成都市正式解放,作為一名政治上的無黨派人士,張大千心情復雜,深思熟慮后決定離開中國。
 
       但是離開的路并沒有想象中簡單,張大千四處奔走,動用全部關系也只弄到3張機票,最終他只將妻子徐雯波和女兒張心沛帶走。
 
       而當時只有幾個月大的張心健被徐雯波寄養(yǎng)在了朋友裱畫師的家中。也就是說徐雯波當時并沒有因為私心帶走自己的兒子,而是將張大千第二任妻子黃凝素所生的女兒帶在身邊照顧,這份無私與善良實屬罕見。
 

 
       時局動蕩,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裱畫師在張心健四歲的時候丟掉了工作。失去生活來源的裱畫師無力再完成朋友的托付,無奈之下,只能將張心健送到張大千第一任妻子曾正榮家里撫養(yǎng),當時曾正榮正與自己的女兒張心慶相依為命。
 
       也許是張心健悲慘的身世感動了曾正榮,這個善良的女人在生活并不富裕的情況下收留了這個和自己并無太大關系的孩子。
 
       也許是同受張大千獨特藝術氣質(zhì)吸引的緣故,張大千的幾任妻子都很善良。也正因如此,在動亂的時居中,雖與親生父母遠隔萬里,張心健還是健健康康地長大成人了。
 
       當時拋下小兒子離開的張大千只當這是權宜之計,漫漫歲月,總會再相見。但是上天并沒有眷顧這對可憐的父子,初次離別便是永別。
 
命運總是顛沛流離
 
       在曾正榮的悉心撫養(yǎng)之下,張心健的成績也頗為優(yōu)秀。初中畢業(yè)以后就進入了鐵路局當電工,這在當時也稱得上是一份不錯的工作了。不久后,正值年少的張心健遇到了自己的初戀情人,一位姓鄧的年輕姑娘。
 
       知性善良的鄧姑娘讓張心健心動不已,因此,他展開了大膽的追求。但是他有著一個強勁的對手,而他的情敵正是他們同一個單位的團書記。書記位高權重,在這場情人爭奪戰(zhàn)中,張心健顯然是處于下風的。
 
       果然,不久之后有人向上級舉報,張心健的父親張大千現(xiàn)居海外,張心健的家庭成分存在巨大問題,有通敵之嫌。這在當時是一個十分巨大的罪名,張心健不僅因此失去了戀人,也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工作。
 
 
       失去工作的張心健四處求職,謀取生計,但是因為家庭成分的原因,他處處碰壁,最終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遭受巨大打擊的張心健對從小就拋棄自己的父親產(chǎn)生了一絲怨恨,他雖未盡過生父之責,卻給自己打上了永久的烙印。
 
      生活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讓張心健痛苦不堪,在他22歲那年,他最終被命運擊敗,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1971年7月,張心健臥軌自殺,火車無情地碾壓過他的雙腿,他的生命也在不久后消亡。
 
       他在留給姐姐張心慶的遺書中寫道:“姐姐:你的命運悲慘,我不一定比你幸福,我一個從小被遺棄的孤兒,卻被認為跟海外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我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為了你的一對兒女,你要堅強地站起來,千萬別選擇我這條路。永別了,親愛的姐姐。”可見,這個善良正直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關頭還想著鼓勵親人,但當時無處可藏的他卻走上了絕路,令人唏噓不已。
 
 
       在那個可怕的時代,一個“通敵”分子的死亡,并沒有掀起任何波瀾,他就像一片雪花,悄悄地來到了這個世界,又悄悄地走了。
 
        臨終仍念父子情
 
        張心健死后,家人們?yōu)楸苊饽赀~的張大千傷心,并沒有將這個消息告訴他。但是長期沒有兒子的消息,張大千心中也能揣測一二,但是他不愿意去深思,寧愿相信美麗的謊言,而這個謊言也持續(xù)到了他的離世。
 
       1983年,年邁的張大千在臺灣去世,他曾立下的遺囑中赫然有著張心健的一份。這個可憐的老人依舊希望自己的孩子還活在世界的某一處角落中,即使自己迫于現(xiàn)實未能盡過一個父親的責任。
 
 
       相比于張大千在藝術上的造詣,他在做父親方面的表現(xiàn)確實顯得差強人意,但是從他所立的遺囑來看,他從未忘記過自己的任何孩子,盡管隔著萬水千山,父子之情也絲毫不減。時隔多年,當父子倆在九泉之下相聚時,必定熱淚盈眶。
 
張大千   《羅浮山夕照》  1941年作
 
       論跡不論心,世上無完人。我們無法去評價父母怎樣的行為才是對孩子的愛,上市公司的老板能給孩子好的生活條件,卻不能常常陪伴在孩子身邊;普通工人父母能常帶孩子去后山游玩,卻不能讓孩子上重點學校。不同的父母給予孩子的條件也許不同,但是對孩子的心卻是一樣摯誠的。
 
      張大千子女眾多,迫于時代和生活的重擔,他沒有給與每個孩子同樣的生活條件,對張心健更是頗為不公。但是為人父母,哪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當張大千顫巍巍地立下遺囑的時候,他對每個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